最近一段時間,有不少人對一次性杯子的安全使用問題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一次性杯子看似干凈實則不然,用其盛裝熱水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尤其在盛裝開水時,會將杯中的有毒物質溶解出來,進而會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甚至致癌。

聽起來確實可怕,那么,事實果真如此嗎?
首先,我們從杯子的材質說起,目前大家廣泛使用的一次性紙杯是“紙塑杯”,這種紙杯其外面是一層普通紙,里面是一層淋膜紙,膜的材料為內聚乙烯。
只要是用符合標準的內聚乙烯材料來制作一次性杯子的淋膜就是安全的,只有在溫度超過200℃時,內聚乙烯才會發生分解反應產生有害物質,而我們盛裝的熱飲一般都不超過100℃,不會引起內聚乙烯的分解,所以用這種符合標準的材料制作的一次性杯子盛裝熱水是不會引起安全問題的。
不少人認為一些生產廠家為了讓紙杯看起來美觀,可能使用了漂白劑甚至熒光粉等添加劑,這些物質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危害甚至致癌。
其實,這種認識是不全面的,要達到致癌效應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熒光劑使用量超標,二是長期使用這種熒光劑超標的紙杯,只有同時滿足兩個條件才有致癌的可能性。
目前,國家質檢總局出臺了相關規定,未獲得SC安全標志的紙杯是禁止銷售和使用的。也就是說,紙杯若有SC標識就說明生產材料的各項指標都是合格的,不用擔心熒光劑超標的問題。
還有一些消費者認為紙杯外層印刷的油墨可能不達標,里面可能含有苯或甲苯等致癌物。
生產廠家和質檢部門當然有考慮這個問題的,所以在印刷時,水杯外層的圖案離杯口有一定的安全距離,根據國家標準(GB/T 27590-2011)對印刷位置的要求,規定水杯外面的印刷圖案應輪廓清晰、色澤均勻、無明顯色斑,但是“杯口距杯身15mm內、杯底距杯身10mm內不應印刷”。因此正常使用時,嘴巴是不會接觸到印刷圖案的,因此無需擔心油墨中的致癌物質被攝入體內。
所以總的來說,只要在正規廠家購買合格的產品,是不會致癌的。
|